台灣文創軟實力3面向,台味設計師用故事與永續征服日本
- 報導連結|https://reurl.cc/la0Nvv
- 轉載自【關鍵評論網】陳淑玲記者報導
文創向來被視為台灣的「軟實力」,新銳的獨立品牌在打穩基礎之後若想要向海外拓展市場,並非容易的事。除了要能說好自己的故事與品牌價值之外,能針對海外市場做出調整與觀察,選對合作通路跨入國際,才是能永續經營的方式。
以台灣設計品牌向外拓展的經驗,因為有著共鳴的背景、加上地緣相近的關係,日本很容易成為向海外拓展的第一首選。
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導、臺北市文化創意產業扶植計畫與松山文創園區協辦的「TAIPEI corners」計畫,2025年夏天首度登陸日本關西市場。集結台灣15組獨立文創品牌,在日本販售一個月期間,希望更能透過台灣特色,傳遞文化價值。
台灣品牌擁有感性與說故事的底氣
台北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副參事劉拓分析:「台灣文化展現出『包容 (inclusive) 與開放 (open)』的態度,這也呼應了台灣在外交上倡議的理念,是台灣的核心價值觀。」
根據他的觀察,「台灣人喜愛日本文化」這件事情讓日本人印象深刻,也讓他們更容易接受台灣的文化。在過往的歷史中有連結,也能產生出獨特的優勢,台灣特有的「感性」豐富的文化符號,這些符號在日本人心中能產生強烈「共鳴」。例如共同的漢字、茶文化、香等元素,以及在地特有的故事,都能引起日本人的親切感和懷舊情懷。
例如台灣品牌「亘茶」,以日本人最熟悉的台灣茶文化為出發,但將獨有的水果香氣如荔枝、龍眼等氣味融入,更能受到日本人喜愛。另外「二拾家居」取自主理人故鄉彰化田中附近的稻田,設計出綠油油生長期、黃澄澄收割期的意象與遠處八卦山成為一組的香插,讓感性的故事與香氣,透過物件傳遞出生活中的溫暖感受。
主理人陳柏瑋表示:「透過此次拓銷經驗,顧問也提供了一些進軍日本市場的意見,例如有共同語言的『窗花』、『稻田』產品,都能引起共鳴,加上運送的成本考量,成為我到日本市場販售商品的選擇標準之一。」
通路抉擇創造連結與誘發購買
除了商品本身的故事與內涵之外,至海外拓展的「通路」選擇也是充滿學問。以社區改造模式,成功打造兵庫縣寶塚市清荒神地區的建築師奧田達郎則分享,「確定品牌定位、選擇有『聯想性』的通路,或許更能達到銷售效益。」
奧田先生並非清荒神地區人,但他因為愛上該地的自然與地景,一家人移居至此。他以建築師的專業修築了該地的老屋後,開始陸續邀請適合的品牌進駐該地,10年來已成功讓15個品牌清荒神地區開設店鋪。
這些品牌都有共同處「喜愛自然與緩慢、提升生活品質」,在有此共識的經營之下,該地區呈現出清幽、慢步調、卻又兼具質感的調性,也吸引了共同氣質的消費者前來。
奧田先生分享:「結合人文與選擇對的通路來展售自己的商品,其實更能直接地選中消費者。」他以台灣品牌「Don`tDrinkMe臺味啤酒主題泡澡球」為舉例,「我自己是熱愛喝啤酒的人,這樣的商品雖然我不會自己想擁有,但卻會想買來送給老婆當成禮物。」
銷售通路的話,奧田先生建議:「到很容易產生聯想的地方來販售,可能更有力道。例如日本近期熱門的澡堂、開始有結合啤酒吧的店舖出現,這樣的商品就很適合在這類的商店販售,相信更能產生共鳴與樂趣。」
「Don`tDrinkMe臺味啤酒主題泡澡球」品牌共同執行公司的Manager Elly分享:「我個人認為,日本市場的文創商品已相當成熟,若想成功打入市場,台灣品牌需要展現更鮮明、獨特的在地特色。就如奧田先生所說,明確設定目標族群、選對販售場域與位置,才能提高曝光與接受度。」
另一品牌共同執行憨啤酒的創辦人蘇子桀則分享:「很感謝奧田先生給予我們實質建議,有助未來泡澡球產品發展方向,這並不是純粹商業拜訪或旅客,可以有收穫的深度旅行。」
台灣商品具有可愛氣息、卻又能兼具實用性,也是奧田先生觀察到的重點,他認為這類台灣商品在日本市場是深具有競爭力的。
前測與分眾分析才能與異國消費者對話
松山文創園區趙釧玲總監分析,這些台灣獨立設計品牌,最大特色都是有著「取之於台灣」的特色,「特別是台灣設計有一種獨特的特色,就是要美感與實用性兼具,這是非常具有市場差異化的調性。」
台灣產品傾向於「複合式機能」,一個東西具備多種功能,這與日本的「極致文化」形成巧妙的對比,為日本消費者帶來趣味性。
另外趙釧玲總監也提醒品牌要「聆聽市場的聲音」,收集消費者的反饋,不斷調整與改良產品、包裝(例如使用國際通用符號打破語言隔閡)和定價策略,因為各地的文化市場和實用性認知可能不同。
以台灣水果植物圖樣為設計,一隻襪為水果、一隻襪為花的「Blessings」,透過物件傳達台灣植物與台灣製造的意向。品牌總監王蕙欣表示:「來到日本拓銷前,就已經參與過香港、澳門及東京的消費性展覽市集。去年在東京市集的經驗,讓我們知道日本日本消費者對襪子的喜好及可接受的價位。」
經過前測的調查與測試,王蕙欣更發現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對水果襪顏色的偏好也大不相同:「台灣特別喜歡芭樂襪、香港偏好顯眼的紅色系、日本則特別喜歡台灣他們不常見的水果,例如火龍果雖然在台灣銷量不佳,但在日本卻大受歡迎。芭樂也很受日本人喜愛。」
透過前測與市場調查,他選擇襪子作為主打商品,「日本女性對襪子有高度需求。在日本,穿襪子被視為一種禮貌,也是日常生活必需品。」
以文化輸出台灣成為自己的驕傲
獨立品牌要走出去,首先要「專注做好自己的東西」,對自身文化有自信,並清楚傳達品牌價值和理念。「合作與支持是關鍵」趙釧玲總監強調,品牌不應僅著眼於商業銷售,更要透過展售會將品牌故事傳達出去。
對於獨立品牌主理人面臨身兼多職的挑戰,政府或相關機構的「扶植計畫」非常重要,可以提供安全的正式管道,協助品牌進行「媒合會」,快速找到對的代理商或採購商。
他更鼓勵品牌之間「建立良好產業鏈接」,不要擔心競爭或抄襲,因為每個品牌都有其獨特、無法複製的故事。藉由相互交流、分享經驗和資源,共同開發與洽談,形成「Taiwan Team」,這才能再輸出到國際上時,成為最好的利器。
